工作动态

工作动态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正文

加强校史馆文化建设 完善校史育人功能

发布日期:2023-03-20 作者: 来源: 点击:

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,提到“文化”近30次,报告第八部分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”,对未来我国文化建设做出系统阐述。校(院)党委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,在职能部门协同推进与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,档案馆(校史馆)校园文明创建工作发展态势良好。

一、以展观史,以史育人

筑牢校史馆文化载体。主校区校史馆主体建筑竣工于2021年,建筑面积4927平方米,布展面3580平方米。校(院)领导高度重视校史馆文化建设,2021年成立校(院)校史馆建设领导小组;分管校领导带队到清华大学、山东大学等7所高校校史馆、省内6个专题场馆考察学习建馆经验;分别在两校区召开校史馆展陈方案评审会、研讨会20余次,多角度、多层面细致研讨深化文案内容;校(院)各单位(部门)及退休老干部积极协同参与,形成20万字初稿。

突出校本文化。在布展立意、材料运用上,校史馆以“融合”为宗旨,打破单位界限,将史料置于时代背景中,通过“大背景、小切口、当下语言”,用医疗探索回答时代之问,讲述校(院)在近代医教发轫、近代医疗起步、新中国医防成就、新中国医学科研、新时代融合之光五大方面的突出成就,用“亮点、泪点、燃点”构成叙事线、故事核、驻足点,形成入脑入心、共鸣共情、催人奋进的观展体验。

二、强化校史馆制度与体系建设

建章立制,规范管理。制定《校史馆工作职责》、《校史馆入馆须知》等管理办法,明确校史馆工作人员岗位服务育人职责、义务,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落实办法,把服务育人质量和效果作为评价服务效能的标准。20229月新组建主校区校史学生讲解团。目前两校区讲解部中英文校史讲解员70余名。202020212022年度共计表彰优秀校史讲解员及讲解团干部84人,较好地保障了服务育人质量和水平。

三、建立完善校史讲解员人才培养模式

制定讲解员培训方案,完善培训模式。聘用在校学生为讲解员,完成学生从接受教育到服务育人角色的转变,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,突出校史馆服务育人的特色。提升讲解员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,积极开展礼仪、普通话等各类专业化培训,年均进行各项培训40余次;每周日模拟校史讲解考核演练1次,着力塑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校史讲述队伍。讲解团年度完成两校区5000余名新生校史观摩讲解,接待社会层面团体近20 场次,高质量完成了各项讲解服务。20229月首次将校史参观纳入全校学生入学教育中,联合学生工作部(武装部)完成两校区新生线上、线下校史观摩讲解。校史馆讲解团多角度深入传播校史文化,学生参与度高、认同性强,教育效果明显。

四、多维度搭建教育实践育人平台

加强校史文化活动阵地建设,充分发挥育人作用。深入解读校(院)历史,有机整合校(院)和院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资源,精选具有鲜明医学特色、师生产生共鸣的展示内容和形式,增强校史馆的吸引力。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、新闻网、校园广播、橱窗等,在开学、档案日等重要时间节点,对校史进行宣传推广。与放射学院2018级医学影像学本科1班开展“爱校敬校·同心抗疫”、“丹青绘初心·档案颂辉煌”档案日宣讲、“品读百年党史、汲取奋进力量——学习赛书元教授先进事迹”、“不负青春誓言·书写奋进篇章——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”等领航活动,引导师生更加熟悉校(院)历史,搭建多维度的教育实践育人平台。

 五、多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

坚持正面宣传,落实立德树人任务。通过现场座谈、问卷调研等形式多方位了解学生内在需求,针对性消除需求与服务偏差,实现校史馆服务育人效能提升。与多部门联动,通过展板、条幅、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师生宣传档案法律法规,介绍档案知识、档案管理、档案信息化建设、档案馆承办业务、学籍利用方式流程等;与图书馆举办“6·19国际档案日书画展”;与学工部举办“毕业生服务站”活动,对毕业生档案材料的内容、查询及邮寄方式等疑问进行现场解答。

六、多角度打造校史文化品牌活动

打造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校史文化品牌。打造校史文化品牌是对高校独特校史记忆的遥远回响,也是传承高校优良文化传统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彰显校园特色及文化精神、增强学生爱校荣校情感和对母校文化认同的有效手段。校史馆抓住契机,以特色活动为载体,先后联合宣传部、学生工作部、图书馆开展“我心中的山一大”党史校史我来讲、“集时光掠影、遇山一大金秋”校园·初印象摄影大赛、“书海导航”走进图书馆活动、“青春逢盛会、奋斗新征程”医学科普讲解大赛、“光辉二十大,奋起新征程”庆二十大文艺晚会、“光辉二十大·艺起向未来”校园才艺大赛等文化育人活动10余项。制作讲解团宣传手册,录制讲解团宣传视频,设计校史馆logo、讲解团logo,制作校史馆宣传手册,定制校史馆讲解团聘书、工作证等。形成了可复制、可借鉴、可推广的经验做法,助力于校(院)文明校园创建工作。